蔚来与江淮汽车的代工合作可以追溯到2016年,江淮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了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。之后的合作在李斌看来是走得通的,李斌甚至还曾放话,“保时捷的工厂比不上江淮的工厂”。
2021年3月,蔚来还与江淮深化合作,共同成立了江来先进制造技术(安徽)有限公司。同年4月,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10万辆新能源整车成功下线,创下同业最快记录。直到去年年底,才结束与江淮的代工合作。
那么,蔚来的资质为何来得如此晚,且选择在此时打破合作,独立申请造车资质?
对于早期极其“烧钱”的造车新势力而言,代工模式为他们节省了一大笔花费。但与此同时,代工的劣势也很明显,“蔚小理”都曾因代工而遭遇产能问题。
代工往往受制于传统汽车公司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。蔚来李斌此前曾透露,如果蔚来的汽车完全由自己制造,制造成本将下降10%。
从产品和生产上来说,蔚来汽车成功拿下工厂和造车生产资质,将有助于对产品质量、成本和排产的把控,自主性更强。产能上,蔚来自己掌控生产环节对于产能的把控将会更加精准,避免产能不足导致订单流失的问题。
另外,去年年初,工信部发文指出,要求代工厂和新能源品牌方两者均需要具备生产资质,才能量产新能源汽车。随着国家对代工模式的管控越来越严格,得到生产资质也为蔚来排除了后顾之忧。虽然增加了31亿元的资金成本,但拿下生产资质后,代表蔚来跨过了造车过程中的一道硬性门槛。
和蔚来“分手”之后,江淮只能靠华为上岸
再来看江淮,从合作到“分手”,与蔚来的代工合作也算有所收获。
据统计,2018年-2022年期间,蔚来向江淮汽车支付的代工费分别为2.23亿元、4.41亿元、5.32亿元、7.15亿元以及11.27亿元,累计约30.38亿元,已经接近收购江淮汽车工厂的费用。对于江淮而言,为蔚来代工,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此次出售部分资产,也算是为江淮回笼了现金,为与华为、大众的合作提供资金保障。
2017年,江淮汽车与大众各以50%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江淮大众。此后,大众收购了江淮手中50%的股份,以75%的优势拿走了江淮大众的控制权,江淮大众也由此更名为大众汽车(安徽)有限公司,江淮失去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权。
与大众的合作被夺去主动权之后,江淮还开始了与华为的合作。这一合作也被业内认为是出卖“灵魂”的一次合作。
2023年12月,江汽集团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计划在产品开发、生产制造、销售、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,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。今年3月26日,江汽与华为签订合作备忘录,双方将基于以OpenHarmony为底座的HarmonyOS,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。
同月,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示了《江淮年产20万辆中高端智能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》。报告书显示,江淮汽车将构建两个纯电平台(DE、X6),一是重点打造全新的新能源专属平台(DE平台),满足国内经济型和改善型市场需求,产品覆盖轿车、SUV及MPV车型。二是加强战略合作,通过华为智能技术赋能,开发全新豪华新能源平台(X6平台),抢占国内高端市场。
在不久前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,余承东还预告了即将与江淮合作的鸿蒙智行第四“界”。有消息称,华为与江淮合作的智选车品牌名为“傲界”,首款智选车型预计今年四季度上市。
按照产销预测,未来五年,江淮乘用车销量将超50万辆。其中新增的DE和X6平台产品将实现超20万辆的产销规模。4月16日,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基地外景和内景图也被曝光。
如此看来,和华为的合作,或将是江淮汽车接下来业务发展的重心。也因此,以45亿元转让部分资产的资金也至关重要。
业绩方面,江淮汽车已于1月30日发布业绩预告,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.36亿元左右,将出现扭亏为盈;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母扣非净利润-15.5亿元左右,仍未实现扭亏。
造血能力弱的主要原因,自然与销量不佳有关系。2023年全年,江淮汽车实现销量59.25万辆,其中纯电动乘用车18.95万辆,同比下降3.71%。根据最新的产销快报,一季度江淮累计销量为10.68万辆,同比减少5.52%。其中,江淮乘用车销量为3.88万辆,仅占总销量近三成;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合计5626辆,同比增长49.19%
江淮还严重依赖政府补助。3月30日,江淮发布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,截至2024年3月28日,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1.77亿元。
在狂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,想要在角斗中成功活下去,仅靠为他人代工自然不是长久之计。对于江淮而言,失去与蔚来的代工捆绑并不失为一件好事,促使江淮不得不在品牌、产品、营销上下功夫,去拼刺刀。所以,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,将成为江淮接下来的重要押注,上岸与否,在此一举。
相关文章
猜你喜欢